您好,欢迎来到玉米交易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农科经济 >> 山东高青“粮改饲”玉米实现变身增值 亩增收入1000多元

山东高青“粮改饲”玉米实现变身增值 亩增收入1000多元

来源:中国杨凌农交所时间:2015/12/8 14:12:56打印收藏

原标题:山东高青“粮改饲”玉米实现变身增值

日前,山东省高青县黑里寨镇黑三村张兴国家里的4亩地大约2500公斤玉米,按0.81元∕斤的价格全部“清仓”;同样是4亩地,本村农民王保刚9月初就将玉米“全株”卖给了德忠奶业合作社,此后他还多收了一季萝卜;尽管眼下正值养殖业“寒冬”,但德忠奶业的465头奶牛日均产奶维持在54公斤的较高产出量。在今年玉米行情遇冷的大背景下,高青畜牧业靠“粮改饲”走出了了调整深水区,做成了玉米变身增值的特色品。

德忠奶业,2008年就开始了他们的粮改饲之旅。“那时一般的养殖小区做的是‘黄贮’(玉米成熟后单纯收储玉米秸秆)。实际意义上的青贮‘粮改饲’饱受争议。”德忠奶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德忠说,在人们眼里,玉米尚不成熟,提前收割了可惜,合作社一年的青贮量仅有四、五十吨。“当下,玉米的用途主要有两个,一是用作工业原料,再是作动物饲料。对于食用粗饲料的牛、羊、鹿来说,将玉米加工成面粉精料反而降低了营养价值。”高青县高级农艺师刘玉东在接受采访时说,全株青贮的玉米气味芳香,适口性好,牲口容易上膘。“青贮要选择在玉米籽粒乳熟末期、蜡熟前期。这个时候的玉米产量高、营养价值也高。”

2013年,我国奶业发展步入调整期,奶价的持续低迷让不少养殖户做出杀牛、倒奶的不理智行为。而与此同时,高青的“粮改饲”草牧业改革却开展得如火如荼。在王德忠看来,奶农粗放式的养殖管理决定了国内奶业市场的低迷。这一时期,德忠奶业不断在粮改饲上攻城掠地,除了当地的玉米种植户外,他们还将“势力范围”延伸到邹平、桓台等地。他们将青贮后的玉米密封储存,在饲喂阶段,利用TMR全自动搅拌机对饲料进行充分搅拌,按不同比例配比,再分派给不同年龄段的奶牛种群。“粮改饲”给他们带来的直接的是较高的效益,奶牛产奶量由过去的30来公斤提高到50多公斤(奶牛产奶大约以35公斤∕头作为赢利平衡点,高出35公斤才能赢利)。德忠奶业靠粮改饲走出了调整深水区,并带动了贵杰、乃等众多养殖小区的转型升级。2014年,德忠奶业合作社被农业部表彰为示范社。靠粮改饲,高青县也创造出了“山东黑牛”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品。

粮改饲到底能创出出多大效益?

王保刚是在9月初将地里的玉米卖给了德忠奶业(机械费由合作社负责),一亩地大约出4吨秸秆,每吨售价340元。玉米收获后,老王在地里又撒种了一季胡萝卜,胡萝卜在11月初收获,按其2000公斤产量、1元∕公斤价格计算,亩增收入1000多元,合计收入是玉米收益的2倍。

而从养殖角度算,一亩地的青贮玉米(需再掺其它配料)经牛过腹可换来二百至三百公斤的牛肉或7000多公斤的鲜奶,收益更是成倍翻番。此外还有牛的粪肥等副产品。利用牛粪,又可以种植“五彩农业”(大米、西瓜、西红柿、黑牛、黄河鱼等高青特产),沤制沼气、养殖蚯蚓、种植杏孢菇等,高青将牛粪的作用发挥到了致,同时也展现了高青“粮改饲”的威力。

粮改饲能否保证农民收入、获得大面积推广?

刘玉东说,畜牧业在我国尚处起步阶段,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看,猪禽肉占比高达85%,食草型的牛羊肉不足15%。大约80%的玉米、15%的小麦和45%的农作物秸秆被用作畜禽饲料。“这种生产方式,提供营养物质总产量和生产效益都显著低于直接饲料草生产。”

他说,我国正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做出了推进“粮改饲”发展草牧业的决定。山东省推进“粮改饲”试点方案征求意见稿显示,今后5年,山东计划发展全株青贮玉米3000亩连片种植面积50万亩,带动养殖场户种植面积500万元,基本满足60%奶牛、30%肉牛、20%肉羊饲喂需要。

“根据粮食、牧草与畜产品之间存在的价格传导关系分析,明年全株玉米的价格理应会有下跌,但从近些年的经验看,其收益仍会与单纯卖粮收益相当。如再种一茬作物(萝卜、白菜、菜花等生长期短的作物均可),收益明显高出粮食。而‘粮改饲’却有利于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其重要性已经得到玉米种植户、畜牧养殖户的普遍认可。”王德忠说。

粮改饲拉长壮大了高青的畜牧产业链,他们以粮改饲为起点形成了从标准化粮食种植到健康养殖、再到绿色种植的农业循环产业链。2014年,该模式被农业表彰为“畜牧标准化养殖优秀模式”,在国内推广。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235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1. 玉米播种技术对比试验近日举行
  2. 3月24日国内玉米价格继续维持上涨趋势
  3. 珲春10万吨玉米将通过罗津港南下宁波
  4. 辽宁补贴确定东北玉米坚挺
  5. 黑龙江今年开展的玉米蘑菇间种模式实验项目日前获得成功
  6. 11月后东北玉米将重返弱势
  7. 明年将继续调减玉米面积1000万亩以上
  8. 分析认为今秋国内粮食市场的“主角”非新产玉米莫属
  9. 关于玉米常见病害防治技术的研究
  10. 关于夏玉米增产技术的研究

精彩推荐

CopyRight © 中国杨凌农交所,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