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省玉米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示范现场观摩暨技术培训会在黔西县召开
为了进一步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全省玉米生产结构,加快全省绿色增产增效技术推广,提高我省玉米生产科技含量和效益,助推“泉涌”绿色发展攻略,7月6日,全省玉米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示范现场观摩暨技术培训会在黔西县召开。省农委党组成员、总农艺师黄俊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主任、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组组长赵久然研究员到会培训。黔西县副县长赵璞致辞。
会前,与会人员参观了黔西县金碧镇红寨村专业合作社鲜食糯玉米生产、金碧镇中寨村玉米不同套作模式示范、观音洞镇金山村青贮玉米示范现场和黔西县金源农牧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观摩示范内容丰富,成效明显,有鲜食玉米新品种比较展示,玉米不同套种模式示范,青贮玉米展示,肥效、缓控释肥、完全生物降解膜、吨田宝等试验示范。为丰富培训内容,引导各地项目实施,会议还进行百人鲜食玉米品鉴活动,现场规模大,效果好,群众参与热情高。
培训会上,黔西县作玉米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经验与成效交流发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主任、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组组长赵久然研究员作了题为《我国玉米生产形势及生产方式和种植结构调整》的培训,贵州省核心专家、省农科院副院长陈泽辉研究员讲授了《玉米—成功的作物》。会议认为,两位专家的学术报告,内容丰富、立意深刻,给从事玉米生产管理及技术推广的同志们加油、鼓劲,树立信心;大家表示将认真会吸收,加以应用。
据悉,2017年度,全省计划实施粮油作物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示范推广200万亩,其中:水稻60万亩、玉米30万亩、薯类(含甘薯)40万亩、油料(含花生)25万亩、特色杂粮及小麦45万亩。全省项目申报限额为295个,其中:水稻80个、玉米50个、薯类60个、油料40个、特色杂粮及小麦65个。重点支持与龙头企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结合开展品创建,推进绿色产品风行天下行动、大扶贫战略,以及农旅结合、农畜(鱼)结合的项目。
会议指出,此次观摩培训会很成功,黔西县结合合作社发展鲜食玉米生产,结合畜牧企业种植青贮玉米的做法,值得大家学习借鉴。希望与会人员进一步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增信心,以“绿色引,提质增效”为导向,紧扣“泉涌”行动的脉搏,加粮油作物绿色增产增效项目技术推广,积投身到贵州绿色农产品“泉涌”行动中去。
会议要求,一是充分会两位专家的讲课内容,结合实际,学以致用;二是加宣传力度,全方位、多角度进行宣传,拓宽玉米发展空间及玉米技术推广市场;三是扎实开展好粮油作物绿色增产增效项目技术研究,在调结构、示范推进、品打造、规模化发展、市场运用等方面下功夫,为发展畜牧大省提供保障,积推动贵州绿色农产品“泉涌”发展、风行天下。
省农委相关部门导,各市(州)农委分管负责人、农技站站长,38个玉米绿色增产增效技术推广项目县的农业(农牧、农村)局负责人、农技站站长及媒体代表等逾140人参加会议。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201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