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推动全市农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把玉米等低效传统产品调下来,把绿色优质作物调上去,构建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新格局,赤水市“六项措施”保障2018年玉米调减工作。
一是加组织导。成立调减工作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导任组长,政府办、农牧局、林业局局长任副组长,各乡镇(街道)书记、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农牧局,农牧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分管副局长兼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处理导小组日常事务。明确责任分工,目标落实到单位,任务落实到个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二是化资金保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积参与结构调整;整合涉农项目资金、用好扶贫产业子基金以及用好农业政策性信贷担保、农业保险政策、退耕还林补助政策等方式,为玉米产业结构调整提供资金保障。
三是明确目标任务。结合全市实际,制定玉米调减工作工作实施意见,将任务细化到各乡镇(街道),明确调减计划和结构调整种植指导性意见,确保调得下、能增收。
四是加督促检查。明确由督查局牵头,市直农口部门为成员的督查工作组,根据玉米种植结构调整工作推进计划要求不定期对各乡镇开展专项检查,对未按规定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完成工作目标任务,将严格问责,确保玉米调减工作落实到位。
五是抓好队伍建设。加干部思想政治、纪律作风和业务能力建设,严禁各乡镇农业干部“东抽西调”。对乡镇中级以上职称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县乡(镇)共管,即其工作调动需县级农业主管部门同意,稳定乡镇农业技术干部。
六是化部门协调。农牧、林业、水务部门通力合作,做好调减玉米种植与彩林工程、水保项目、土地流转、退耕还林等工作协调推进,确保农民调减玉米种植后农民收入不减。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563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