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玉米交易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快报 >> 山东莘县玉米地里“进驻”蜗牛大军

山东莘县玉米地里“进驻”蜗牛大军

来源:中国杨凌农交所时间:2015/10/11 9:20:53打印收藏

原标题:山东玉米地里蜗牛肆虐严重减产 无人机“大战”蜗牛

近四个月,山东聊城莘县等地的玉米地里蜗牛肆虐,严重的每株玉米上有20-30个蜗牛,它们可以顺着玉米须爬进去吃掉整个玉米,已经导致当地玉米连年减产百分之四十左右。其实早在2011年的秋收时节,山东聊城玉米地里的蜗牛就已经成灾,但时至今日,蜗牛究竟因何而来,又如何消灭却依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村里“进驻”蜗牛大军

东孙庄,一个拥有1400亩良田的小村落,在周围村民看来,它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附近蜗牛的发源地。这里的村民与蜗牛已历经8年抗战,辖区之内,无一家一户得以幸,年复一年,蜗牛从何而来始终是个谜。

据当地村民说,八年前,几场大雨后玉米地里就突然出现了蜗牛,而且只要当年的雨水量一大,玉米就立马要面临产的威胁。

根据观察,蜗牛的生物钟与人类正好相反。晚上八点的露珠是蜗牛倾巢出动的号角,清晨八点的阳光又是蜗牛鸣金收兵的信号,村民逮蜗牛,往往是晚上组织全家人拿着手电筒,眼瞅手逮,难度太大。

“天”降神兵 无人机“大战”蜗牛

一茬玉米,两代蜗牛,可谓相生相伴,代负责吃掉玉米穗,阻止玉米授粉。第二代负责将侥幸逃出“魔掌”的成熟玉米咬光,同时将玉米叶从绿色咬成白色,这样失去光合作用的玉米生长已是徒劳。蜗牛爬过留下的白色印迹,粘度高而且轻易不会褪去,这为蜗牛家族在玉米植株上造就了一条“高速公路”,蜗牛大军正是沿着这样的道路前赴后继。

目前,消灭蜗牛只能依靠药物防和人工抓两种手段。考虑到无人机今年承诺是费的,于是,村民们试用了无人机打药。随着一架架无人机的升空,无人机团队把他们的编组战队也秀了出来,七架飞机一字排开。这让现场围观的村民过足了眼瘾,似乎都有些忘记了蜗牛的存在。

七架无人机用了3个小时的时间,将20亩玉米地喷洒完成,这效率比人工喷洒可是快多了。但遗憾的是,蜗牛繁殖迅速,生生不息,撒药可以避产,却也躲不过减产,百分之三四十的减产加上撒药的成本,每年损失个三四千块已是家常便饭。今年虽然已经使用无人机进行药物防治,可以解决一时之围,但蜗牛困局明年势必卷土重来。

八年的蜗牛困局不仅没有破解,近些年反而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蜗牛从哪里来?为何屡灭不?始终困扰着聊城的农民。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224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1. 玉米播种技术对比试验近日举行
  2. 3月24日国内玉米价格继续维持上涨趋势
  3. 珲春10万吨玉米将通过罗津港南下宁波
  4. 辽宁补贴确定东北玉米坚挺
  5. 黑龙江今年开展的玉米蘑菇间种模式实验项目日前获得成功
  6. 11月后东北玉米将重返弱势
  7. 明年将继续调减玉米面积1000万亩以上
  8. 分析认为今秋国内粮食市场的“主角”非新产玉米莫属
  9. 关于玉米常见病害防治技术的研究
  10. 关于夏玉米增产技术的研究

精彩推荐

CopyRight © 中国杨凌农交所,All Rights Reserved